10日,國家發改委發布文件,正式批準中國廣東核電集團、大連市政府、大連核電集團、東北電力共同出資的紅沿河核電二期項目兩臺百萬千瓦核電機組開建。這是繼2012年12月田灣二期工程以來,時隔26個月后政府再次核準的新核電項目。業內人士透露,隨著沿海核電項目的重新啟動,核電建設將迎來新一輪高峰期,我省大畈核電有望成為內陸首個獲批的核電核項目。
核電是一種清潔能源。一座百萬千瓦的核電廠和火電廠相比,每年可以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00多萬噸,并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包括汞在內的重金屬污染物的排放。發展核電,對保障我國能源安全、調整能源結構有著重大意義。我國提出計劃到2030年我國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左右。這意味著屆時非化石能源的供應量要達到12億噸標煤左右。除去風電、水電、太陽能發電、生物質發電等,剩下的缺口則需要由核電來填補。
正在舉行的全國兩會上,21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了政協提案,建議明確核電在我國能源電力供應中的支柱地位,以沿海擴建項目為重點,同時爭取“十三五”初期在內陸開建首批核電項目。從全球看,內陸核電具有豐富的建設運行經驗和良好的運行業績,國際上也不區分沿海和內陸核電,兩者沒有必然差別。
據了解,早在1988年,我省就開始了核電廠址的遴選工作。自2003年啟動核電建設前期工作以來,通過多年的努力,創造了良好的工作基礎。2008年2月,國家發改委下發了同意湖南桃花江、湖北大畈和江西彭澤三個內陸核電項目開展前期準備工作的文件。受日本福島核事故影響,內陸核電的審批在“十二五”期間被迫擱淺。此次重啟,我省有望迎來內陸首核機會。目前,相關部門正和核電建設公司密切配合,積極推進各項前期工作,確保具備隨時報批和開工建設條件。
“兩會”看核電
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關乎發展與民生。要大力發展風電、光伏發電、生物質能,積極發展水電,安全發展核電,開發利用頁巖氣、煤層氣。
——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
從國家戰略層面,進一步明確核電在中國能源電力供應中的支柱地位,實現規;l展;按照“同一廠址,同一技術路線”的原則,以沿海擴建項目為重點,用具備三代技術主要特征的成熟堆型技術填平補齊,以推動核電產業整體上的健康、有序、不間斷發展;將內陸核電建設真正提上議事日程,爭取“十三五”初期首批內陸核電項目開工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賀禹、中國工程院副院長干勇等21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案
大力發展核電可以從治理霧霾或者減少霧霾的角度起到積極作用。內陸核電和沿海核電是一樣的,我們執行的都是最高的標準,技術是成熟的,都是安全、可靠的。即使是在嚴重事故的情況下,放射性物質也不會外泄,不會對公眾、對環境造成影響。
——全國人大代表、桃花江核電有限公司總經理鄭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