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同志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開辟了我們黨治國理政的新境界。對于司法行政機關來說,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關于“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論述,就是要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作用,努力為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和保障。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意義重大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堅定中國自信、立足中國實際、總結中國經驗、針對中國難題、引領民族復興的戰略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確立了新形勢下黨和國家各項工作的戰略方向、重點領域、主攻目標,為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繁榮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戰略指引。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黨治國理政方略與時俱進的新創造。在我們黨治國理政歷史上,第一次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定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第一次將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確定為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第一次將全面依法治國論述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二者如同“鳥之兩翼、車之雙輪”;第一次為全面從嚴治黨標定路徑,要求增強從嚴治黨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實效性,鍛造我們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可以說,“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對黨治國理政歷史經驗的科學總結,既與我們黨長期堅持的治黨治國治軍之道一脈相承,又進行了系統整合和集成創新。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新成果。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改革是社會主義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法治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保障,從嚴治黨是執政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必然要求。“四個全面”順應歷史潮流、緊扣時代脈搏,圍繞如何發展、如何改革、如何治國、如何管黨,深刻闡明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系列重大問題,深化了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是馬克思主義與當代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新成果。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有機聯系、相互貫通的頂層設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處于統領地位的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為實現戰略目標提供強大動力、可靠保障和根本支撐。“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既有目標又有舉措,既有全局又有重點,每一個“全面”都是結合實際、繼往開來、勇于創新、獨具特色的系統思想,是執政目標、執政理念、執政方式和執政黨自身建設的有機統一,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指引。
切實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全局,針對黨和國家各項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必須深刻理解和切實把握“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對司法行政工作的新要求,自覺運用蘊含其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指導和推進司法行政改革發展。
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下謀劃推進工作。司法行政工作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下開展,為“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服務。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緊緊圍繞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準確理解、科學把握黨和國家在每一個時期的重點工作,找準司法行政工作的切入點和結合點,不斷提高服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成效。在服務“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推動司法行政工作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把服務發展作為重要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根本是發展。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必須把服務發展作為重要任務,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立足職能、發揮優勢,努力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法律服務和保障。充分發揮司法行政執行矯治、法治宣傳、法律服務等職能作用,匯聚起服務發展的合力,不斷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
把深化改革貫穿到各項工作中。各級司法行政機關應深刻認識和把握自身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肩負的重要職責,切實做好與全面深化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等密切相關的各項工作,努力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有力的法律服務和保障。按照中央關于深化司法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深化律師制度、監獄制度改革,健全社區矯正制度,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健全統一司法鑒定管理體制,研究完善法律職業準入制度,完善司法協助體制,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行政制度。
把推進法治作為重要職責。應堅持以法治為引領,認真做好司法行政機關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各項工作,充分發揮司法行政在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中的職能作用。積極參與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健全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司法行政體系,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機關履職能力和水平。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進司法行政改革發展,不斷提高司法行政工作法治化水平。
把從嚴治黨落實到隊伍建設中。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最根本的是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黨的領導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之魂。必須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嚴守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堅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加強司法行政系統黨的建設,努力建設一支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高素質司法行政隊伍。
充分發揮司法行政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的職能作用
司法行政制度是為國家司法活動和法治建設提供服務和保障的一項法律制度。司法行政機關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各級司法行政機關要緊緊圍繞“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作用。
營造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司法行政機關具有監獄管理、社區矯正、戒毒管理等職能,擔負著刑事、行政執法以及把刑事犯罪和吸毒違法人員教育矯治為合法公民的重要職責。應大力加強監獄工作,堅持把教育改造罪犯作為中心任務,不斷提高改造質量。進一步強化監獄內部管理,強化管理意識,健全并落實各項管理制度,大力推進管理工作科學化,不斷提高管理效能。全面推進社區矯正,切實加強監督管理,嚴格落實監管制度,防止社區服刑人員脫管、漏管和重新違法犯罪。堅持把教育改造社區服刑人員作為社區矯正工作的中心任務,切實加強教育矯正,不斷提高社區矯正質量。切實做好戒毒工作,堅持把戒毒人員的教育戒治作為中心任務。
培育全民法治意識。司法行政機關承擔著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進基層組織、部門和行業依法治理以及司法行政系統法治新聞出版傳播等職能。應堅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為依法治國長期的基礎性工作,深入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推動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抓住領導干部這個“關鍵少數”,積極推進把憲法法律列入黨委(黨組)中心組學習內容,列為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社會主義學院必修課,推動領導干部帶頭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健全普法宣傳教育機制,健全普法考核評估機制,進一步提高普法宣傳實效。扎實推進依法治理,著力深化法治城市、法治縣(市、區)、民主法治示范村(居)等法治創建活動,提高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
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司法行政機關承擔律師、公證、基層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司法鑒定、仲裁管理以及人民調解等職能,在法律服務方面具有專業優勢。應積極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圍繞推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大力發展律師、公證等法律服務業,廣泛深入開展專項法律服務,積極服務重大項目、重點工程、重要工作。大力推進律師、公證等法律服務向農村基層延伸,發展和規范基層法律服務。進一步拓展涉外法律服務領域,培育涉外法律服務人才,為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提供法律服務。推動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推動在各級黨政機關和人民團體普遍設立公職律師,在企業設立公司律師,為黨委和政府依法管理經濟社會事務、企業依法經營管理提供法律咨詢和服務。圍繞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拓展民生領域法律服務,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擴大援助范圍,提高服務質量,努力使人民群眾在遇到法律問題或者權利受到侵害時能夠獲得及時有效的法律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