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換電”超400億度,華中電網還將“騰挪”用電;
當中西部的用電完成戰略“騰挪”后,中三角重地——湖北的電力供需矛盾,將得到緩解。
上月,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召開,建成后將構建西電東送大動脈,湖南有了西部直流送電后,華中電網每年可騰出向湖南分配的400億度電量,將用于緩解湖北用電緊張。
截至目前,國家電網已累計建成“三交四直”7個特高壓工程,相當于7條電力高速走廊。湖北地處全國中部,也在電力高速走廊中舉足輕重,目前,湖北通過特高壓使用到的北方電量達到213.6億度,大約相當于湖北省兩個月的用電量。
世界最長特高壓動工
在我國,輸電線路的最高等級被稱為特高壓,指的是±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以及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電的電壓等級。特高壓可以長距離、大容量、低損耗輸送電力。根據電力部門的測算,1000千伏交流特高壓輸電線路的輸電能力超過500萬千瓦,接近500千伏超高壓交流輸電線路的5倍。
今年6月3日,酒泉—湖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開工動員大會,分別在甘肅酒泉和湖南湘潭召開。工程建成后,將構建西電東送大動脈,實現甘肅風電、煤電的大規模開發、打捆外送和大范圍優化配置,緩解華中地區用電緊張局面。
我們了解到,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動態投資262億元,線路全長2383千米,途經甘肅、陜西、重慶、湖北、湖南5省(市),換流容量1600萬千瓦,計劃2017年建成投運。這個工程是目前世界上送電距離最長的特高壓輸電工程,也是重點服務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送出的跨區輸電通道。
近日,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基建部朱輝青向我們介紹,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的湖北段線路自巴東縣沿渡河鎮起,至松滋市杜村坪止,全長206公里,途經巴東、建始、長陽、五峰、松滋五縣市。雖然這條線路在湖北并沒有落點,僅僅只是有線路經過湖北,但建成對湖北同樣有好處,因為湖南有了西部直流送電后,華中電網每年可騰出向湖南分配的400億度電量,支持湖北用電,緩解湖北電力供需矛盾。
湖北南北“換電”超400億度
實際上,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并非湖北首次接觸特高壓,全國首個特高壓示范工程落戶湖北已經進入了第七個年頭。
2008年12月30日晚,電流從山西長治晉東南變電站經過河南南陽開關站,再到湖北荊門特高壓交流變電站,跨越黃河、漢江,行程645公里跨區域輸送線路進入湖北,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經當時的湖北輸變電工程公司(現名湖北送變電工程公司)18個月的施工后,進入試運行。
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1000千伏系統于當年12月8日正式啟動調試,位于湖北荊門、河南南陽、山西長治的3個站以及站間輸電線路通過了一系列測試與試驗,最終于2008年歲末實現了華中、華北兩大電網的首次聯網,這也是世界上第一條投入商業化運行的1000千伏輸電線路。
2008年11月,我們曾提前進入湖北荊門特高壓交流變電站工地,親眼見證這一重大工程的最后“沖刺”。整個場地面積相當于15個足球場,現場安裝責任人張敏表示,第一個瓷套管的安裝用了整整一天的時間,每一個細節都要求做到最好。
據國網湖北電力公司電力交易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09年1月晉東南——荊門特高壓交流示范工程正式投運以來,山西累計向湖北輸送213.6億度電,大約相當于湖北省兩個月的用電量,為湖北節約了1068萬噸煤。而且,這些來自北方的火電,大部分是在湖北省用電緊張時期購入,極大地緩解了湖北省在用電高峰時期的用電緊張。
特高壓南北互濟并不僅僅體現在特高壓由北方向南方輸送電力,在南方水電充沛的季節,這條線路同樣成為南電北送的通道,讓北方人可以用上清潔的水電,減少能源的浪費。截至目前,汛期時湖北向華北地區輸送水電達到209.45億度,幾乎與北電南送的電量持平。
目前,南北“換電”達400多億度。
湖北成全國特高壓走廊樞紐
我們日前從湖北省電力公司獲悉,目前落地湖北的特高壓工程為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去年向湖北送電43.61億度,相當于減少煤炭消耗量218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61萬噸,減排二氧化硫3.03萬噸。
湖北省電力公司總經理尹正民指出,湖北電網在特高壓網絡構架中非常重要,湖北電網是三峽外送的起點、西電東送的通道、南北互供的樞紐、全國聯網的中心。特高壓電網就是電力的高速公路,增加特高壓在湖北的落點,好比增加高速公路在湖北的過境和開口,有利于保障全省能源安全。
目前,國家電網已累計建成“三交四直”特高壓工程,7條線路中有3條線路途經湖北(分別為“晉東南—南陽—荊門”1000千伏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800千伏特高壓復奉直流工程、±800千伏錦屏—蘇南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有1條線路在湖北有落點,讓湖北直接受益。
湖北省電力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我們,在特高壓電網建設方面,湖北方面還將推進蒙西—荊門—長沙、張北—武漢—南昌以及荊門—武漢特高壓交流工程,所有工程建成投產后,湖北接受北方火電能力可達1000萬千瓦,相當于“支援”三個葛洲壩電站,每年可節約電煤1800余萬噸。
“湖北電網將發展為西電東送的通道、三華特高壓同步電網的樞紐,成為名副其實的全國電力高速走廊中心,在全國聯網的格局中具有重要的樞紐地位。”國網湖北省電力公司基建部相關負責人向我們介紹,湖北電網處于特高壓規劃中“西縱、中縱、南橫”三個交流通道的交叉點上,特高壓荊門站為“蒙西—長沙”西縱線路與“雅安—上海”南橫線路的交點,規劃中的特高壓武漢站為“張北—南昌”中縱線路與“雅安—上海”南橫線路的交點。
湖北省電力公司運維檢修部相關負責人向我們表示,國網湖北電力除了常規的運行維護、隱患排查等工作外,還在不斷開發新技術,通過高科技來保障線路安全,如開展直升機、無人機等聯合巡檢,利用雷電、山火等預警系統和在線監測裝置,加強線路實時監控,確保所有過境特高壓線網安全。
雖然酒泉—湖南特高壓直流工程在湖北并沒有落點,僅僅只是有線路經過湖北,但建成仍對湖北同樣有好處,因為湖南有了西部直流送電后,華中電網每年可騰出向湖南分配的400億度電量,支持湖北用電,緩解湖北電力供需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