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5-10年,風電、太陽能發展很快,規模也很大,相對而言,光熱發電規模還不夠大。雖然過去2-3年內美國、西班牙、阿聯酋等一批光熱項目正在建設或建成,但整個市場的持續性、增長速度都沒達到成熟產業的程度,光熱產業還屬于啟動的準備階段。”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長梁志鵬在日前召開的中國國際光熱電站大會上說。
自2008年以來,全球光熱發電開始提速。根據最新統計,截至2014年底,全球累計光熱發電裝機容量達到4533兆瓦。而光熱發電是一項極具“錢景”的技術,根據可再生能源自身的獨特性,在我國促進傳統能源轉型和大力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光熱發電不可或缺。
光伏發電與光熱發電是太陽能高效利用的兩條重要路徑。與光伏發電將太陽能直接轉換成電能不同,光熱發電可以身兼“電熱”兩能,不僅可以將太陽能轉換成電能,其產生的熱能在中高溫領域也可以應用。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胡潤青此前表示,我國光熱發電產業鏈已初步形成,且能自行提供部分產品和部件,國外企業也開始進入中國市場。國家在政策方面應給予進一步扶持,為加速光熱發電的商業化進程打下良好基礎。
中國的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方興未艾,熱發電示范項目即將建成,而熱發電作為未來能源革命重要的路徑,即將成為是未來新能源投資的風口。
光熱發電走向前臺
近年來,由于國際能源吃緊,光熱發電技術不斷成熟,特別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許多國家開始對太陽能光熱發電寄予厚望,太陽能光熱發電已經在國際范圍內迅速發展。2010年起,全球光熱發電機組迅速增加,已經超過4GW。國際能源署(IEA)曾預測,到2050年,太陽能光熱發電可滿足全球電力總需求的11%,新興經濟體光熱發電市場的表現更為搶眼,萬億元的產業正在形成。
在新能源家族中,光熱發電出現的時間,并不比風電和光伏發電晚。太陽能熱發電技術在19世紀便已提出,1878年,巴黎建成了第一個點聚焦太陽能熱交換式蒸汽機。由于此后石油和天然氣的使用成本更低,太陽能熱發電技術沒有得到廣泛應用。
但隨著全球石油和天然氣資源日益緊缺,再加上全球在使用清潔能源、限制排放等領域日益形成共識,光熱發電技術重新獲得青睞,進入了快速發展階段。與光伏發電相比,光熱發電對并網友好,發電可控,儲能可控,最有條件逐步替代火電承擔電力負荷。
太陽能熱發電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全球呈現井噴之勢。以美國為例,現役運行機組已經超過400萬千瓦,至2020年將增至4700萬千瓦甚至1億千瓦以上,實現五年內10到20倍的增幅。目前,除了美國、意大利、西班牙等國已經成功運營超過三十年之外,沙特阿拉伯、阿爾及利亞甚至摩洛哥都先后新建了太陽能熱發電站。
我國已經將太陽能熱發電作為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不斷出臺扶持政策。2012年3月,科技部印發的《太陽能發電科技發展“十二五”轉型規劃》就提出:在十二五期間,太陽能熱發電要具備建立100MW級太陽能熱發電站的設計能力和成套裝備供應能力。此后,國家能源局也很快提出,要在2015年底太陽能熱發電裝機達到1000MW。此后,國家發改委和國務院也先后發文,將太陽能熱發電作為能源科技創新戰略方向。
由此可見,一個由國家政策強力扶持的產業,正蓄勢待發,迎來發展機遇期。
即將迎來井噴
即將迎來大發展的太陽能熱發電,在國內的發展卻頗為遲緩,太陽能光熱發電站的推進卻不理想。
當前,十二五時間已經不到半年,發電裝機達到1000MW的目標顯然已無法如期完成。而中國政府曾經承諾,到2020年,中國熱發電裝機至少達到300萬千瓦。在目前幾乎空白的情況下,發展太陽能熱發電,已經迫在眉睫。
今年,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中國科學院原院長路甬祥在多個場合下提出,要加快太陽能光熱、光伏利用技術的推廣普及步伐。路甬祥指出,中國正處于發展方式轉型的重要歷史時期,世界正處在能源結構調整的關鍵時期,能源利用模式必將迅速邁向以可再生能源為主體、以不可再生能源為補充的發展階段。
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胡潤青副研究員指出,多年來,光熱發電行業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是無電價政策,由于企業的投資收益得不到保障,導致不敢貿然投資這個領域。
胡潤青表示,經過調研,行業內預期的電價逐漸集中在1.3-1.6元/千瓦時。而根據國家太陽能光熱發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研究成果,目前中國光熱發電平均成本為1.38元/千瓦時。
有關數據顯示,目前光伏的發電成本全國平均為0.58元/千瓦時,而電價則為0.78元/千瓦時(扣稅)。顯然,目前光熱發電電價成本高于光伏發電水平。但業內人士表示,光熱發電成本的下降空間很大,未來可以低于光伏發電,并且光熱發電相比光伏發電輸出更穩定。
對于業界普遍關注的電價政策問題,胡潤青說,目前國家能源局正在進行上網電價測算和研究。“電價制定太高和太低對行業都有傷害。制定得太低,企業不賺錢,未來就沒有人做;制定的太高,會導致行業發展不平衡。”胡潤青說。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的太陽能熱發電將逐步走向前臺,2010年至2014年,中國啟動了各種技術路線的光熱發電試驗回路和小規模電站示范工程建設,但截至目前,還沒有一個超過50MW的大型商業電站項目。而目前在建的甘肅阿克塞50MW項目,將通過國際合作共同建設,取得經驗消化再吸收后逐步擴大國產化比例。
這一示范項目也將為中國的太陽能熱發電電站的建設和運營提供經驗。這只是太陽能光熱發電的試驗性項目,未來,這一項目中期規劃500萬千瓦,遠期規劃1500萬千瓦。
與此同時,隨著國家能源系統從體制改革到審批下放的改革正在推進,太陽能熱發電無疑將加速推進,中國西北部廣袤的沙漠地區,擁有優良的光照資源,這些都將成為發展太陽能熱發電電站的優良區域。而國內的新能源投資項目也層出不窮,產業資本高度關注能源革命下的新能源技術發展,太陽能熱發電無疑將成為繼光伏發電之后的又一個投資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