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國民經濟運行處在合理區間,主要指標逐步回暖,呈現緩中趨穩、穩中有好的發展態勢,國內經濟同比增長7%,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3%,第三產業增長8.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際增長10.5%。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上半年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電力供需形勢總體平衡,局部地區出現少量電力缺口。
年初大部分地區采暖負荷增長平穩,6月份以來南方大部分地區遭遇連續降雨,氣溫較低、空調負荷增長有限,電力需求處于較低水平,同時由于水電出力和電煤供應狀況較好,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穩,截至6月底,僅江西電網采取了有序用電措施。
上半年形勢:工業回暖高耗能乏力
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態勢總體良好。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全社會用電量增速穩中有升。上半年,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全社會用電量2105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8%。分月來看,各月增速均低于去年同期,其中1~2月相對較高,但也僅為2.1%,3月份下滑到-2.7%,4~6月相對穩定,連續3個月維持在1%左右,均為2010年以來同期增速新低。其中6月份同比增長1.2%,增速環比提高0.5個百分點。
上半年,華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減少1.5%,增速同比降低3.9個百分點。主要是受外部需求不振以及節能環保政策影響,上半年華北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同比減少5.3%。華東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增長2.7%,增速同比降低2.8個百分點。華中地區全社會用電量“零增長”,增速同比降低5.0個百分點。東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減少2.4%,增速同比降低4.9個百分點。東北高耗能行業用電量降幅達到9.8%。西北地區全社會用電量增長4.1%,增速同比降低4.5個百分點。
上半年,國家電力市場完成交易電量3161.9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79%。
上半年,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新增裝機5108萬千瓦,其中,水電449萬千瓦、火電2935萬千瓦、核電218萬千瓦、風電737萬千瓦、太陽能發電769萬千瓦。截至6月底,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發電裝機容量為10.8億千瓦,同比增長8.9%。其中水電、火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分別為2.0億千瓦、7.6億千瓦、1493萬千瓦、8304萬千瓦和2732萬千瓦。上半年,我國經濟運行出現初步企穩跡象,二季度,GDP同比增長7%,增幅與一季度基本持平。為緩解經濟長期下行累積的調整壓力,確保“十三五”規劃開好局,政府出臺穩增長政策的密集度和強度均顯著提高。帶動投資和消費需求回暖,工業生產走勢出現小幅回升態勢。但與此同時,生產領域持續通縮與消費品領域通脹抬頭并存,股市動蕩影響企業上市融資,表明經濟回升動力仍然相對偏弱。
反映到電力消費方面,表現為用電增速雖有所回升,但回升幅度相對較小。二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0%,環比一季度加快0.4個百分點。
工業生產與盈利同步好轉帶動用電需求回暖。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0.7%,降幅比1~5月份收窄0.1個百分點。受此影響,6月份,工業用電量同比增長0.1%,增幅環比5月份加快2.1個百分點。其中,輕工業用電增速穩步提高,同比增長3.2%;重工業用電同比減少0.6%,降幅有所收窄。
高耗能行業用電增長總體乏力,行業內部分化明顯。1~6月,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增長-2.8%,其中,建材、黑色金屬分別增長-7.1%和-7.6%,化工、有色金屬分別增長3.5%和1.1%。
天氣因素影響空調負荷釋放,降低服務業和居民生活用電增速。1、2、3月份,全國平均氣溫均比常年同期分別偏高1.9、1.5、1.7攝氏度,其中1月份氣溫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采暖負荷未能充分釋放。6月份,我國南方地區大范圍降雨、北方地區氣溫偏低,第三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量分別同比增長6.2%、3.0%,增幅環比5月份和4月份均有所下降。
下半年趨勢:經濟穩中向好
今年以來,我國三次降準、三次降息,并著力推進“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三大戰略”以及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絡工程、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水利、交通運輸、健康養老服務、能源礦產資源保障等“七大工程包”,之后又陸續推出城市軌道交通、現代物流、新興產業,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等“四大工程包”,這些投資項目加上與之配套的激勵政策,對穩增長、引導社會投資,激活下半年經濟具有重要意義。
從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來看,情況如下。
投資增速企穩回升。房地產“去庫存”壓力較大,但“330新政”促進了房地產銷售市場回暖,房地產投資降幅將逐步收窄;受化解產能過剩、利潤下滑等因素影響,制造業投資增速將維持在低位運行;隨著中西部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等重大項目開工,基建投資增速將加快。
消費增速總體平穩。受促進信息消費擴大內需若干意見、“互聯網+”行動計劃等因素影響,信息消費成為新的增長點,電子商務、網絡零售等新業態類消費將保持高速增長;央行降息、首付比例降低、營業稅政策調整等房地產利好政策有利于穩定住房類消費。居民收入較快增長也為消費平穩增長提供了有力保障。
出口增速逐步回升。世界經濟保持緩慢復蘇態勢,加之“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出口形勢有望好轉;受國內需求總體疲軟,加之大宗商品價格低迷,進口將持續負增長。
近兩年,受結構調整、大氣污染防治等因素影響,高耗能行業運行整體低迷。后期隨著棚戶區改造、中西部鐵路建設以及“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戰略的實施,高耗能行業運行態勢有望好轉,其中黑色金屬、建材行業用電量降幅有所收窄,有色金屬、化工行業用電量保持正增長,預計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合計達到1.32萬億千瓦時,比上年減少0.4%。
全年預測:第三產業、民用電保持較快增長高耗能用電比重持續下降
2010~2014年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占全年的比重分別為47.9%、48.1%、48.2%、47.0%和47.9%。其中,2010、2011、2012、2014年下半年經濟增速均比上半年低或持平;僅2013年下半年經濟增速比上半年高約0.2個百分點,且夏季也出現高溫天氣,這與2015年的經濟及氣溫走勢較相似。
因此,假設2015年上半年用電量占全年的比重與2013年相同,即為47%,據此測算2015年下半年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全社會用電量為2.3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4%;2015年全年全社會用電量為4.48萬億千瓦時左右,比上年增長2.7%。
從三次產業和居民生活用電來看,第一產業用電增速近年來微弱負增長,預計2015年增速在-0.2%左右;受經濟形勢、夏季氣溫等因素影響,第三產業、居民生活用電將保持較快增長,預計2015年增速分別為8.6%、6.5%左右,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呈現略微上升趨勢;受結構調整影響,高耗能行業用電占第二產業用電的比重繼續下降,結合高耗能行業用電預測結果,預計第二產業用電量增速為1.1%左右。
綜合考慮宏觀經濟形勢、高耗能行業動態以及氣溫等關鍵因素的不確定性,預計2015年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全社會用電量為4.45萬億~4.49萬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2%~3%。下半年,由于需求增長仍較緩慢,加之發電裝機增長較快,水電出力和電煤供應狀況較好,國家電網公司經營區域電力供需總體平衡,部分地區在局部時段電力供需緊張。分區域看,華北電網電力供需偏緊,華東、華中電網電力供需基本平衡,東北、西北電網電力供應富余。省級電網中,河北南、山東、江西電網電力供需緊張,江蘇電網電力供需偏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