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會賽程已過半,中國代表團在金牌數上呈現對美國的追趕之勢。在多個塵埃落定的比賽項目,裁判原因成為輿論聚焦。
在女子單項預賽中,商春松和范憶琳高難度低失誤的成套動作均得到了離譜的低分。對于中國女子體操遭受到裁判不公平待遇,央視體育頻道持續兩天進行相關報道。在高速攝像機一幀一幀的回放錄像中,中國媒體在抽絲剝繭地尋找比賽真相。然而,這并沒有用。比賽的結果無法更改,中國甚至連“秋菊打官司”的機會都沒有。
在對裁判質疑的眾聲喧囂聲中,有一個輸掉比賽的聲音卻擲地有聲。它來自中國蹦床運動員董棟。這位倫敦奧運會金牌得主,最后輸給白俄羅斯選手。賽后董棟極力稱贊對方“我覺得是輸的心服口服,因為他非常非常的棒,完成的非常漂亮。”
蹦床同樣是需要多名裁判打分的運動項目,在比賽中受到人為干擾的因素也很多。本屆奧運會比賽,著名蹦床運動員何雯娜就因為自己得到意料之外的低分,心灰意冷,幾近退役。在大環境不太好的情況下,董棟還是以“輸的心服口服”來致敬對手、尊敬裁判。這種表達,看似低調,卻是很大的務實。
奧運競技,本來就是要全要素的激烈比拼,裁判打分絕對有重大權限。但凡優秀的運動員,都會考慮到這些場外因素,所以,才會要求運動員加強自己的硬實力。而所謂的硬實力,就是在征服對手的同時,還得征服裁判、觀眾。有這種認知,才有底氣去面對風云突變的奧運賽場。
里約奧運會上,男子萬米比賽中的英國選手法拉赫,以及男子競走比賽里的中國選手王鎮,在比賽過程中都遭遇到“黑腳”。但憑借著絕對實力,兩個人從掉隊、趕超到最終奪冠,上演了睥睨場外因素的“王者歸來”,讓其他人輸的心服口服。這種競技的實至名歸,才是奧運的最好寫實。
把沒有獲得名次原因總是丟到裁判偏袒這個“籃子”里,最終是在死磕自己。因為,當事人將從此患得患失,認為“臺下十年功”比不上“裁判臺上一分鐘”,繼而喪失了競技生命的信心。如此一來,還真不如“輸的心服口服”,不破不立,把失敗的心理負擔丟下,去打造自己的絕對實力,并寄望下一次的國際賽場。
上屆倫敦奧運會自行車女子團體競速賽上,中國組合被判莫須有的犯規,痛失到手金牌。今年里約奧運會上,宮金杰和鐘天使卷土重來,一舉奪冠,完成中國自行車奧運金牌零的突破。所以,只要努力,還是要相信體育競技的“好人有好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