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四川省政府應急辦了解到,8日21時19分,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溝縣發生7.0級地震。按照四川省地震應急預案,四川省委、省政府已成立“8·8”九寨溝地震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并啟動一級應急響應預案,抗震救災工作全面啟動。四川省“8·8”九寨溝地震抗震救災應急指揮部要求:為便于救災,社會車輛經批準后才能有組織地進入地震災區。(8月9日《南方都市報》)
一夜醒來,“四川又發生地震”的消息已經是鋪天蓋地。媒體上、網絡上、貼吧里、朋友圈,是各種各樣的信息。有的人在為地震災區祈禱,有的人表示要為地震災區捐款,有的網友則發出“英雄帖”,呼吁大家到災區去奉獻愛心。應該說,這都是人們的擔當和情懷。但是,最好的馳援不是“親自到場”,不是“參與救援”。
四川省應急指揮部為何要在第一時間通過媒體發布“社會車輛經過批準后才能有組織進入地震災區”的通知?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要保障正規救援的有序。這因為,每一次類似災情發生的時候,都有很多社會人士、社會車輛“自作主張”的去奉獻愛心,不僅沒有發揮好的作用,反倒給救援添了堵。
從以往的情況來看,這類自然災害發生之后,總是會有很多志愿隊伍、公益聯盟迅速向災區奔去。按說,這種情懷,這種擔當,是能夠感動你我的。只不過,在具體的工作中,無關人群的聚集反而成為了危害。
有的社會車輛的駕駛人本身就不具有參與搶險救災的能力,到了現場才發現,面對險情自己是無能為力的,甚至連如何正確在災區行駛都做不到。沒能參與救援,卻堵塞了原本就有限的救災道路,讓正規的車輛都不能進入。有的更為嚴重,不僅不能有效救援別人,反而需要別人救援自己。因為“自作主張”被困險境者大有人在。
地震災區牽動著我們的心,這是該有的情懷,因為每一個災區的人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可是,這種情懷的釋放,未必需要“親自前往”,未必需要“參與救援”。我們可以時刻準備著,當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能夠迅速參與。眼下最需要做的事情是,用其他方式表達對災區的關注。我們可以制止網絡上依附于自然災害產生的謠言,不傳謠,不信謠。我們可以捐款捐物,可以坐在家里為災區祈禱。力所能及的奉獻愛心才是最好的馳援,切莫在沒有召喚的情況下,就火急火燎開著社會車輛進入災區。
對災區最好的馳援叫“社會車輛非請莫入”,別以“愛心的名義”給地震救援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