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現代中國放到中華5000年歷史長河中去定位,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新中國正逐漸開啟一個全新的時代,這個時代與中國歷史上的任何一個朝代比都有本質上的區別。
當下中國的發展態勢跟康乾盛世絕不是一回事。故宮養心殿的對聯“惟以一人治天下,豈為天下奉一人”可以說明當時封建王朝還是強調“人治”,與現代中國的“法治”有明顯區別。我們回顧歷史可以看到,歷史上的各個朝代顯然也有法,秦皇漢武有法,康乾盛世也有法,但那還不是依法治國。過去衙門掛的匾額說“天理、國法、人情”,國法排第二位。漢唐時代有丹書鐵券制度,官員立下大功就可以免受法律制裁。明代有八議制度,官員功勞大,朝廷對這八種情況可以免罪。清代有議罪銀制度,當官員出現違紀違法、違反職業道德的行為,繳納一定銀兩,就可以免除一些處分。這些都說明封建時代強調的是人治,尤其是皇帝的意志,這些都游離于法律之外。法律只是限制平民老百姓的工具,法律只是維護一家一姓的封建統治手段,法律的平等線根本就是站在官僚和權貴一邊,平民老百姓就是靠邊站。
回顧歷史,大家也可以看到,明清皇帝搞過反腐,也治理過環境問題,但那時候與現在同樣有本質區別,過去反腐、治理黃河泛濫、修道路,都是為一家一姓服務的,整體來講,就是沒有把人民的利益貫徹其中,還是為了維護金字塔最頂端那小部分人的利益,清代就是愛新覺羅家族,明代就是為了朱家。從這些方面,考量今天的反腐、治理霧霾等,都是為了人民的根本利益,為了實現“中國夢”。我們所說的“小康社會”不光是講“吃、穿、用”,也有社會問題、環境問題。中國共產黨強調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態等方面加強治理,這在中國歷史上沒有過。林林總總說了這么多,其實核心的問題就是“執政為了誰”。中國共產黨執政整體上就是為人民服務,這是我們的根本思想,從嚴治黨,讓黨更純潔、更及時聽取人民意見,是全方位為人民服務的根本保證,而帶領老百姓奔向小康社會實現中國夢是為人民服務的根本目標。
當然,中國的傳統文化中還是有很多精華部分,這是中國人在歷史長河中的積淀。自秦漢以來,長期大一統的中國,版圖遼闊、人口眾多,政治制度相對完善,傳統文化對現代中國的社會治理還是有經驗可以借鑒,比如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位卑未敢忘憂國”“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獻身精神等,都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倡導的“中國夢”、以民為本、依法治國、人與自然和諧一體、新型國家利益觀等重要治國理念中,都能看到中華傳統文化精華厚重的歷史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