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信息化已成為引領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戰略舉措。信息化作為時代的大浪潮,經歷了一浪三波的發展階段:第一波為初浪,主要是單個系統的數字化;第二波為大浪,主要是信息系統互聯互通的網絡化;第三波為高浪,這是互聯網與各行各業融合的智慧化。“互聯網+”就是從第二波向第三波的加快發展,成為信息化的大高浪。
“互聯網+”是互聯網與各行各業的智慧融合,與金融結合成智慧金融,與醫療結合成智慧醫療,與旅游結合成智慧旅游,凡此等等。作為全新的商業模式,揭示其內在的精髓,對于指導“互聯網+”的行動方案意義重大。通過大量案例的分析研究,集中其共性應概括成“三為理論”,即“互聯為魂,用戶為王,數據為源”。
一、 互聯為魂
互聯網是以信息為紐帶的超級大組織,把大量實體系統分散的人、物、事在信息系統聚集起來,從根本上改變人、物、事的組織方式,其作用十分重大。
1、“三互”基因
互聯網的基因是“三互”,即“互聯、互享、互動”。第一,互聯,互聯是互聯網之靈魂。互聯網超越時空,其將相關或不相關的實體信息連接起來,在空間上是零距離的,在時間上是零間隔的,大大加快了價值傳遞。第二,互享,互享是互聯網的優勢,所有信息在互聯網上都可以共享,消除了信息不對稱,大大減少了價值損失。第三,互動,互動是互聯網的根本,眾多來源的信息在互聯網上交互作用,就能產生迭加效應,從而實現新的價值創造。從數學模型來考察,互聯網將實體系統的“N”,通過互聯在信息系統聚集成“1”,由于信息交互創造新的價值,再回到實體系統在“N”中實現,即從“N-1-N”。
互聯呈“指數”效應,連接的節點越多,其價值就越大。在實體系統,節點的價值是加和,在網絡系統,節點的價值是乘方,互聯網的價值與節點平方成正比,即從N+N到N2,從這個意義上講,互聯網既是節點的連接器,更是價值的倍增器。互聯網中節點量一旦突破臨界點,就具有極其強大的爆發力。
2、生態系統
互聯網的基本特征是開放,通過開放集聚眾多資源和能力。以往短板理論認為:一個系統中的短板制約系統的總體價值,通過補短板來提高系統的價值。在互聯網環境下,將改變為長極理論,長極理論認為:一個系統中的長極應拉長,要將核心能力的優勢發揮到最大,短板應通過外包眾包來配置資源和能力,從而實現系統價值最大化。
互聯網是大開放,可以組織強大的生態系統。今后的競爭是生態系統的競爭,產業生態系統包括產業鏈、要素鏈、服務鏈和用戶群等。企業構建生態系統,要在互聯網上將所有供應商、合作商、分銷商、服務商到用戶全部互聯互通,進而融入跨界資源,通過線上與線下O2O一體化運營實現生態系統的高效協同,向平臺化企業發展。
3、社群組織
社群是網絡化環境下的新型組織,是自由人的自由連接,這種社會化的自組織有極強的影響力。企業要充分發揮社群組織的作用,企業內部有管理社群、員工社群等,企業外部有興趣社群、項目社群等,通過微信相互溝通,實現協同和融合。今后企業有兩類員工:一類是在職員工,企業內工作的員工;一類是在線員工,企業外眾包的員工。隨著社群組織的不斷發展,在線員工將大大涌現,成為企業人力資源的重要來源。
二、 用戶為王
用戶主導企業經營已勢在必行。供不應求時期,企業以產品為王;供過于求時期,企業以渠道為王;產能過剩較大時期,企業以用戶為王,用戶為王是企業經營最重大的轉變。
1、用戶為中心
經營企業要以用戶為中心,互聯網是實現用戶為中心的最好路徑,在互聯網上企業與用戶的距離最近,時間最短,任何時間與地點都能與用戶溝通信息,以最快的速度滿足用戶的需求。以用戶為中心就要求企業一切以用戶需求出發,而不是從企業自身需求出發,要從“IT”變成“TI”,“I”就是“我”,“T”就是他,“IT”是先我后他,“TI”是先他后我,互聯網解決從“IT”向 “TI”的轉變。
2、經營用戶
企業經營產品與經營用戶孰先孰后,在互聯網時代應將經營用戶放在經營產品之前,首先要將用戶經營好,全心全意為用戶創造價值。
經營用戶要著重把握五大環節:第一,用戶定位,定位用戶是企業經營的首要問題,應在細分市場中明確定位好企業的用戶;第二,建立用戶群,按照用戶定位建立企業的用戶群,構建用戶群的最好辦法是大力發展用戶社群,對用戶要進行分類,重點服務好“黃金用戶”;第三,與用戶互動,企業通過與用戶互動,發現需求的“痛點”所在,特別要強化用戶體驗,培養用戶的口碑和粘性,做到無互動不商務,無體驗不商務;第四,用戶創造價值,用戶要參與產品的價值創造,企業通過迭代方式,使用戶參與產品研發設計和生產經營,以適應產品定制化和服務個性化的用戶需求;第五,員工自主經營,為用戶創造價值的主體是員工,企業要變革經營組織,建立員工自主經營體,直接經營用戶,為用戶創造價值。上述五條是一個完整的體系,系統體現互聯網時代企業經營用戶的基本方略。
3、精品極致
互聯網時代經營產品是最重要的基礎,產品經營不好,一切都無從談起。企業要專注于產品主業,一定要精耕細作,發揚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將產品做到極致。產品從1做到90僅是做像,一般比較容易,產品從90做到100才是做精,但很難做到。現在大部分產品都只能從1做到90,價值較小,而產品的價值中心在90到100之間,從90做到100就能實現精品制勝。企業的業務結構要不斷優化升級,業務結構呈現金字塔型,底層是基本業務,中層是增值業務,高層是定制業務,相對應其創造的價值是倒金字塔型,底層價值很小,中層價值較好,高層價值最大。企業僅定位于基本業務,創造價值最小,唯有向增值業務和定制業務優化升級,方可創造全新的價值,其中服務創造了主體價值。
三、 數據為源
大數據時代已經到來,互聯網應用于眾多行業,每時每刻都在產生海量數據,大數據遵循新的摩爾定律,呈現指數級的大爆發增長,標志當今世界已經從IT時代走向DT時代。
1、戰略資源
大數據是21世紀的戰略資源,也是各行各業寶貴的知識財富。按照恩格斯的理論觀點:凡是數學進入的每個領域,其學科就會成熟,從經驗走向科學。數據的作用巨大,依據數據可以實現科學決策,精準市場預測,精細經營管理,實施遠程監控,進行數據模擬等等,數據驅動業務具有極大的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
2、數據開發
數據是亟待開發的大金礦,數據開發要關注四個要點:第一,數據大集中,首先要將分散的孤立的各種數據集聚在一起,建立數據中心,實現數據資源的集中管理;第二,數據庫建設,對原始數據要進行分類管理,使其成為有效數據,建立數據倉庫;第三,數據的開發利用,根據需求建立數據模型,進而形成數據軟件,然后對數據產品進行有效應用;第四,經營數據資產,數據是重要的無形資產,具有交換和使用價值,經營好數據資產將大大提高經營效益,數據經營大有可為。
3、智慧之本
互聯產生數據,數據生成智慧,數據是智慧之本。“互聯網+”向智慧化發展,數據是運行的基礎,沒有數據則無米之炊。云計算為智慧大腦,關鍵要將各個互聯節點的數據集中到云平臺上,根據應用之需進行數據計算,同時應用數據軟件,通過物聯網對移動終端和物理節點實現智慧互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通信是一個體系,“大云物移”構建“互聯網+”智慧化發展的新型基礎設施。
“互聯為魂,用戶為王,數據為源”是在頂級層面的理論概括,以此構建“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基本精髓。
“互聯網+”是一場偉大的變革,其變革的深度和廣度前所未有,包括觀念變革、組織變革、流程變革等,最根本的變革是價值觀的創新,一種新文明的變革。當今,“互聯網+”是大潮流,在潮流面前任何優勢都是脆弱的,唯有擁抱互聯網大潮,才能乘勢而上,走上大發展的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