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上午7時整,500千伏高天三回輸電線路開關合閘成功,線路投入正常運行,這標志著冀北電力公司高天三回線改造工程完成。線路投運后,可提高輸送能力200萬千瓦,彌補京津冀地區夏季供電負荷缺口。同時,進一步優化能源配置結構,通過提高接受外輸電的比例,削減煤炭消費,減少污染物排放,緩解地區環境壓力,為還北京一片藍天做出貢獻。
將綏中電廠新增機組容量送入華北
高天三回線路改造項目,是國家能源局加快推進防治大氣污染行動計劃的12條重點輸電通道建設任務之一。該工程在不增加原線路回路的情況下,將部分區段導線由普通鋼芯鋁導線更換為中強度的全鋁合金絞線,以此提升線路的電力輸送能力,并將遼寧綏中電廠新增的2臺100萬千瓦機組容量全部送入華北電網,為京津冀地區輸送更多電力能源,助力地區經濟社會發展。
為緩解迎峰度夏期間京津冀地區用電緊張的局面,保障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國家電網公司對整個改造工程提出了明確要求。面對工程施工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冀北電力公司領導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專題會進行研究,制定了完善的組織保障體系,成立了線路改造工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組。建立了運檢、物資、項目實施單位和屬地單位協同推進的工作機制,明確各環節節點,加快物資供貨,嚴控施工質量,確保優質、高效完成改造工作。
冀北電力運維檢修部作為牽頭部門,積極協調秦皇島供電公司和冀北電力檢修公司及其他相關部門、單位,全力推進該項目建設進度,強化項目管控。工程改造過程中需要跨越大秦電氣化鐵路,這給外部協調工作增加了難度。對此,該公司積極與太原鐵路局溝通協調,分別派專人駐點跑辦,創新工作方式,將原來的“串行”改為“并行”辦理,手續辦理時間縮短近一半,為工程順利開展爭取了寶貴時間。
整合施工資源 確保驗收質量
據了解,該工程于5月17日開工,改造線路全長為86千米,途徑遼寧省綏中縣和河北省撫寧縣、海港區數十個自然村,并跨越大秦鐵路及公路、電力(通信)線路等80余處。承擔整個改造工程實施建設任務的秦皇島供電公司克服重重困難,舉全公司之力,整合施工資源。
秦皇島供電公司加大施工力量投入,38個班組共1200余名人員,分多區段同時施工。同時,加強技術和設備儲備,使用新型牽張一體機,采用舊線帶新線的施工工藝,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工程按照里程碑計劃有序推進,僅用45天時間就完成了全部任務。相繼出動輸電巡視人員296人次,車輛91臺,對128條次輸電線路進行特巡特護,對導線壓接、重要跨越、臨近帶電線路等關鍵點和危險點,均設現場專職安全、質量監護小組,全程流動監護施工,在保證工程安全質量的同時,防止了跨越正在運行中的220千伏、110千伏及其它電壓等級的線路發生安全事故。
據介紹,秦皇島供電公司把屬地協調做為工程施工建設的重要環節,分層級成立工程領導小組,責任落實到人。緊密依托政府,積極溝通,促請政府召開市長協調會,統籌解決工程建設屬地協調過程中出現的相關問題。在占地和青苗賠償方面,秦皇島供電公司與政府簽訂征拆協議,按照政府統一標準,將征拆賠償費用足額交付政府,由政府對群眾給予賠付,保證了政府、群眾、供電公司三者之間的良好關系,加快了屬地協調工作進度。
此外,為保證工程質量,達到工程“零缺陷”的目標,冀北電力檢修公司積極參與方案制定、審查和現場勘測等工作,并對改造施工進行全過程督導。在驗收中,嚴格按照相關技術要求,以驗收規范、施工圖紙及技術規范為依據,嚴格執行“兩票三制”,作業前進行人員風險辨識分析、安全技術交底等一系列工作,認真驗收,嚴格把關,對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反饋施工方,及時整改消缺,確保了驗收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