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資改革背景下,湖北能源已從一家地方國企轉變為了央企控股企業,被定位為三峽集團綜合能源發展平臺。
近5年來,通過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湖北能源在裝機規模、發電量、利潤總額等主要生產經營指標方面不斷提升,公司現已形成水電、火電、核電、新能源、天然氣、煤炭和金融“6+1”的產業格局,并逐步將管理模式輸出及能源業務拓展到國際市場。今年6月,湖北能源被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體系成分股。
近日,在接受證券時報記者專訪時,三峽集團總經理助理、湖北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肖宏江表示,近年來,湖北能源發展一年一個臺階,公司治理持續規范,項目投資穩步推進,經營業績屢創新高,“公司已基本打造成為了以電力為核心、業績優良的綜合能源上市公司”。
能源供給領跑湖北
2005年成立的湖北能源,經過幾輪改制和股份制改造,于2010年整體上市。2015年,經湖北省政府、省國資委與中國三峽集團的合力推動,三峽集團通過認購湖北能源增發股份的方式,最終成為上市公司控股股東。
“湖北能源現在已經是國內能源業務品種最齊全的上市企業,致力于三峽集團綜合能源發展平臺和湖北省能源安全保障平臺建設。”肖宏江介紹說,目前,公司已初步建成了鄂西水電、鄂東火電和齊岳山風電等主要電力能源基地,并構建起湖北省煤炭儲備和天然氣供應保障網絡。
僅“十二五”以來,湖北能源就已建成三里坪水電站、鎖金山擴機工程;開工東湖燃機、新疆楚星熱電;建成齊岳山風電、武漢花山光伏發電一期;建成川氣東送、西氣東輸二線湖北省內“八線二十五站”輸氣項目,投產天然氣管網766公里。
從主要能源品種裝機量來看,截至今年上半年,湖北能源已投產可控裝機容量為681.47萬千瓦,占湖北全身發電總裝機容量(不含三峽電廠電站)的14.73%。其中,水電369.43千瓦,占湖北全省總裝機容量的25.91%;火電244.5萬千瓦,占全省火電總裝機容量的9.06%。
除此之外,湖北能源在核電以及風電、光伏發電等新能源領域也有廣泛布局。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風電裝機48.74萬千瓦,占湖北風電總裝機量的21.17%;光伏發電18.8萬千瓦,占全省總裝機量的近7%;公司還持有內陸核電項目咸寧核電40%的股權。
在建項目方面,湖北能源現有鄂州電廠三期火力發電項目,江坪河、林溪河、峽口塘等中小型水電項目,以及約15萬千瓦風力發電、5.5萬千瓦光伏發電項目。此外,公司正加強燃機項目的拓展,籌建位于遼寧營口、武漢臨空港及鄂州航空都市區燃機及配套項目。
重點發展清潔能源
從湖北能源近幾年的產業布局可以看出,在穩步發展可控的火電業務的同時,公司在清潔能源方面的拓展步伐很快。其中,公司水電、風電的裝機量都占到了湖北全省的兩成以上。目前,清潔能源在湖北能源的業務占比近70%。
風電方面,湖北能源還是該省風電建設領域的先行者,公司投資建成的九宮山風電,是內陸首家風電場。2014年5月,湖北能源整合九宮山風電公司、齊岳山風電公司、花山光伏分公司,成立了新能源公司,專業從事新能源項目投資開發、建設及運營管理。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截至2016年底,新能源公司并網裝機規模65.04萬千瓦,其中風電48.74萬千瓦、光伏16.3萬千瓦,躍居湖北省第一。同時,這一指標也使得公司新能源裝機規模占火電裝機規模比重達到24.9%,遠高于湖北省能源局要求的到2020年達到10%的要求。
如何看待發展清潔能源的意義?肖宏江表示,國家加快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大趨勢,這也為公司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分布式能源以及進入節能技術和服務市場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和市場資源。“近年來,公司新能源業務快速發展,不僅為公司為股東帶來了可觀的利潤,也為全社會節能減排做出了巨大貢獻。”肖宏江說。
在最近一次的投資者調研活動中,湖北能源答復投資者稱,公司未來仍將重點發展清潔能源,特別是中小型水電、風電、光伏發電及天然氣發電業務,繼續尋找海外優質能源資產投資機會,提升公司發展空間。
據肖宏江介紹,在新能源規劃方面,公司計劃到2020年累計投產新能源項目200萬千瓦,其中風電項目140萬千瓦、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36萬千瓦;實現新能源業務銷售收入18億元。
天然氣業務將成亮點
事實上,除了前述清潔能源業務之外,天然氣業務也正逐步成為湖北能源新的業績增長拉動力。肖宏江更是十分看好未來幾年公司天然氣業務的發展:“上游有頁巖氣開發,中游有天然氣管網建設,下游有城市供氣業務,同時在工業企業中天然氣替代煤炭成為趨勢。”
“十三五”期間,國家規劃天然氣消費由占比6%增加到10%,而湖北省的規劃目標是2020年天然氣資源量及用氣量超過90億立方米,消費占比爭取達到5.5%。
對此,肖宏江分析稱,“西氣東輸三線”、“新粵浙線”等國家級天然氣主干線貫通湖北,逐步建成投產,將使湖北天然氣資源供應渠道更加充足,與之相配套的天然氣中游輸配管網和下游城市燃氣市場的建設以及資源整合空間較大,為公司天然氣業務板塊加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目前,湖北能源已建成輸氣管線766.39公里,其中高壓長輸管線601公里,中壓管線165.39公里,在運高壓長輸管線7條,在運接收(分輸)場站25座。未來5年,湖北能源還計劃新建成天然氣輸配管線1300公里,收購省內天然氣輸氣支線約200公里,使得公司運營天然氣輸配管線總里程超過2000公里。
在上游頁巖氣方面,湖北省頁巖氣地質資源約9.48萬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五。證券時報記者了解,湖北能源已設立頁巖氣研發中心,成為該省頁巖氣資源勘探辦公室業務工作平臺;公司正通過開展省內頁巖氣資源調查、區塊優選等,為獲取頁巖氣有利區塊探礦權、建設勘探開發區打下基礎。
“對于天然氣業務,公司走的是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戰略,目標是形成天然氣上游開發、中游管輸、下游終端用戶產業鏈。”肖宏江表示。
“十三五”營收目標倍增
過去7年,湖北能源一直堅持高比例現金分紅。在肖宏江看來,這是公司為股東創造持續價值的直接體現,“公司未來還將堅持現金分紅的基本原則,重視對投資者的合理投資回報,實行持續、穩定的利潤分配政策”。
借資本市場之力,湖北能源實現了業務、資產規模的大幅提升,以及股東結構的戰略優化。過去5年,湖北能源發行公司債券20億元,兩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籌集資金90多億元,為公司天然氣業務、新能源項目發展建設提供了重要資金保障。
也正是通過定增等方式,湖北能源實現從地方國資企業向央企控股平臺的轉變,成為三峽集團旗下一員后,湖北能源還將依托這一平臺優勢,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國內開拓冷、熱、電、氣等業務,提供綜合性能源服務;在國外,開展油氣、氣電、天然氣管網、中小水電等方面的投資。
“湖北是一個缺煤、少油、乏氣的省份,必須積極走出去,才能做大做強湖北能源。”肖宏江說,公司將依托三峽品牌,積極開展海外并購,收購秘魯水電站項目,打造成為三峽集團綜合能源發展平臺,成為央企與地方政府戰略合作的典范。
談及未來幾年的發展規劃,肖宏江表示,湖北能源將堅持實體運營與資本運作相結合、內涵式發展與外延式擴張相結合的方式;業務上以電力為核心,重點發展風電、光伏發電、水電、核電等清潔能源,加快發展天然氣、煤炭儲配、供熱,穩妥發展火電,同時探索煤制氣、頁巖氣等產業,打造一流綜合能源上市公司。
根據湖北能源制定的“十三五”規劃,公司爭取到2020年,實現“11123”目標,即總資產達到1000億元,利稅達到100億元,年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電力裝機規模超過1000萬千瓦,力爭占全省裝機容量(不含三峽電站)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