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4艘長江游輪停靠在湖北宜昌秭歸港,躉船上岸電設備為游輪提供電源,游客在游輪甲板上觀景。“現在跑三峽游的游輪基本都用岸電,環保、安靜、節能,方便得很!”重慶東江實業有限公司“美維凱悅”號游輪輪機長說道。
當天,返校的三峽大學電氣與新能源學院研究生從公寓走出來,站在路邊,用手機預約了校內公交。過了兩分鐘,一輛綠色的電動小巴士停在面前。今夏,這種小巧智能的電動公交車在三峽大學投運了11輛,充滿電可行駛約150千米。研究生公寓還新裝了智能生活熱水系統,學生通過手機APP掃碼即可用水。這個熱水系統采用空氣能熱泵技術,制熱效率是傳統電熱水器的4倍,十分節能。
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在長江三峽區域施行“一攬子”綠色低碳方案,穩步推進綠色岸電、綠色空港、綠色校園、電動物流小鎮等交通領域綜合能源解決方案,編織一張覆蓋“水陸空”的綠色能源網,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
2018年6月,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與交通運輸部、財政部、國家能源局、湖北省政府、三峽集團等建立協同工作機制,重點建設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示范工程。全國內河首家專業化岸電設施運營服務合資公司——長江三峽岸電運營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三峽壩區核心區域岸電項目于2019年年底順利建成并接入國家電網“岸電云平臺”。截至目前,三峽壩區岸電實驗區累計為8374艘次船舶提供岸電1456萬千瓦時,替代燃油3422噸,減少有害物排放10778噸,為船舶節約用能成本1165萬元以上。
國網湖北電力還與三峽通航管理局、長江電力等單位聯手規劃建設三峽通航碳中和先行示范區,屆時將建成三峽壩上航運碳中和產學研示范園、長江三峽通航碳中和先行示范區及新能源船舶一體化創新運用中心、港口能源一體化綜合應用中心、風光水電一體化多能供應中心。“一園、一區、三中心”的建設完善將推動三峽壩區風光等新能源利用率達到80%。
在綠色空港建設方面,2020年12月,該公司建設的三峽機場4套廊橋岸電系統正式投運,可同時為停靠待飛的客機提供電能,機場告別了以往靠柴油發電機續航供電的方式。宜昌供電公司目前已經與機場內19家航空公司簽訂協議,接入飛機1400余架次,預計每年可減少航空燃油消耗2040噸,減少有害氣體排放6400余噸。
國網湖北電力將積極探索綜合交通領域綠色低碳發展的“湖北樣板”,進一步推動實現武漢市游船全電動化以及省內“江河湖庫”岸電設施、電動船舶的全面推廣。該公司加大城區公共充電設施建設投入,打造“1、3、5”公里充電服務圈;推進公共充電網絡向鄉村地區延伸,推廣居住區充電樁建設及有序充電技術應用;推動建設省級充電設施信息服務平臺;挖掘電動汽車源荷儲特性,開展車網互動(V2G)等新技術研究及設備研發,推進車網互動試點建設,打造示范項目。今年1至7月份,國網湖北電力運營電動汽車充電樁電量達412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155%。
(來源:國網湖北省電力有限公司)